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
投资建厂同时还带去人才,上海企业“走出去”带来沪赣双赢——“小海归”回乡 传帮带...

  • Categories:综合新闻
  • Author:
  • Origin:
  • Time of issue:2012-02-13 00:00
  • Views:

(Summary description)新春伊始,27岁的江西小伙刘伟军获聘南昌海立工厂成品车间主任。他最近还在南昌买房置业。几年前,刘伟军不过是上海的一名外来普通劳务工,2008年底从沪返赣,成为上海海立集团南昌工厂的...

投资建厂同时还带去人才,上海企业“走出去”带来沪赣双赢——“小海归”回乡 传帮带...

(Summary description)新春伊始,27岁的江西小伙刘伟军获聘南昌海立工厂成品车间主任。他最近还在南昌买房置业。几年前,刘伟军不过是上海的一名外来普通劳务工,2008年底从沪返赣,成为上海海立集团南昌工厂的...

  • Categories:综合新闻
  • Author:
  • Origin:
  • Time of issue:2012-02-13 00:00
  • Views:
Information

新春伊始,27岁的江西小伙刘伟军获聘南昌海立工厂成品车间主任。他最近还在南昌买房置业。几年前,刘伟军不过是上海的一名外来普通劳务工,2008年底从沪返赣,成为上海海立集团南昌工厂的一名“小海归”。

上海海立集团2008年赴南昌投资建厂。南昌工厂开工近3年,产能已占集团的三分之一,去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。“这批从上海归来的‘小海归’立下汗马功劳。”海立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沈建芳介绍,南昌工厂成立之初,公司就鼓励在沪江西劳务工返乡加入。同时也将南昌新招员工分批送到上海培训,再回江西工作,这些人都称“小海归”。

海立异地生产压缩机,招募当地的劳动力即可,为何非要依靠“小海归”?

记者在南昌工厂生产一线找到答案:这里的工厂面积比上海更大,设备更先进,近300米的流水线上机器人来回穿梭,平均9秒生产一台高质量的压缩机。沈建芳表示,如果仅仅盯着低成本,建起劳动密集型工厂,绝非长远之计;只有依托成本优势,主动升级技术,提升效率,才能带来转型发展。

在当地,压缩机产业是空白,缺乏有经验的技术工人;调大批上海本地员工过去,更不现实。怎么找人才?在沪的江西籍务工者成为最好选择。他们年轻,又有经验技术;在上海打拼吃苦耐劳,回乡前就是一线岗位上的佼佼者。

外来务工者在沪多年,思乡心切,有机会能在家门口找到好工作,都争着报名。“小海归”之一的南昌人陈军告诉记者,他开心的是能亲手为家乡发展出力。

目前已有160多名江西籍员工分批从上海海立来到南昌工厂。新厂发展正当用人之际,“小海归”们迅速挑大梁,有的要管理一两百人。

伴随企业迅速成长,“小海归”的个人素质也今非昔比。新工厂为了打造世界一流生产线,从日本采购最好的工业机器人,专门派“小海归”出国验收设备。总装大组长陈易鋆说,他赴日本验收一套最复杂的设备,学习操作,研究工艺,各方面能力突飞猛进。3年来,南昌海立安排返赣人员参加出国验收设备和培训43人次,刘伟军等骨干还被送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短期学习。

“前几年上海老师傅教我本领,现在我要教这些‘90后’小老乡。”刘伟军说。目前南昌海立员工超过2000人,新招的当地年轻人从技校出来进工厂,就靠“小海归”传、帮、带,不仅传授技术,还传播在上海学到的为人处事、工作态度。在第一批“小海归”影响下,新员工出去“见世面”、学东西的意愿强烈。截至目前,南昌海立累计输送近400名江西工人到上海学习。

今年4月,南昌海立累计生产压缩机将达1000万台。南昌海立总经理郑建东表示,将有计划地招聘江西高校毕业生,送到上海培养;还将从长三角、珠三角发掘江西籍优秀人才,为南昌工厂打造一支设计、研发环节的升级版“小海归”队伍。(解放日报记者 徐蒙)

投资建厂同时还带去人才,上海企业“走出去”带来沪赣双赢——“小海归”回乡 传帮带挑大梁

微信 WeChat
二维码

Copyright ©1992-2021 上海海立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 沪ICP备05018182号-1